学科教授跟我们说过一句话:“你们现在读信用管理,考信用管理师,就相当于十几年前的计算机。”
2015-2016年,可以说是中国信用市场步入一个新的时代。国家发布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的规划纲要,紧接着各省市各部委也纷纷开始部署实施。
市场就更不用说了。从很久之前开始火的芝麻信用,到现在引入中国的信用产品。做大数据,做信用服务,变成了一个热词。所有的地方都专门开设了一个信用管理的部门,全都整出了一堆数据。这个领域,真的开始发展起来。
大数据时代,金融创新时代,人们都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信贷业务了。全都希望通过多元的数据来挖掘出更多的信用信息。不过很可惜,业内目前,其实并没有真的有人做出一个很好的产品。
大家都在抢夺数据资源,但是这些指标究竟有什么关联,要怎么设计,还是空白。而信用资产对于中国的意义,还不仅仅是信用产品的创新,一个宏观的体系要真正构建起来才是要紧的。
虽然规划纲要都出来了,但是落实起来依旧很难。一些领先的省市(比如上海、广东),公共信用信息交互的平台已经运行很久了。但这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。完全是基于现有的资料,做了一个数据平台而已。究竟怎样去合理的设计信用的管理,如何合理的收集信息核对信息…这些事情都还没有一个很完善的答案…
尤其是在中国,数据质量是非常大的问题,对于信用信息的确定,是很大的障碍。总的来说,就是市场潜力极大,很多地方都没有好好的建起来,很需要人。